一般情况下,少尿是指每昼夜尿量少于400ml。
尿液的生成和排出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肾脏作为尿液生成的主要器官,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来维持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以及排出代谢废物。当身体出现某些状况时,会导致尿量发生改变。
多种原因可引发少尿现象。比如,肾前性因素,常见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像大量失血、严重脱水等情况,会使得肾脏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尿量减少。肾性因素则多与肾脏本身的疾病有关,例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竭等,会影响肾脏正常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导致少尿。肾后性因素通常是由于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等堵塞输尿管、膀胱出口等部位,尿液排出受阻,进而出现少尿。
如果发现存在少尿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若患有可能影响肾脏功能的基础疾病,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和管理,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