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献血量为 200 毫升至 400 毫升。
献血量的设定是基于多方面考量的。人体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7%至 8% ,一次适量献血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200 毫升的献血量相对较为温和,对于初次献血者来说,身体较容易适应这样的血量减少。而且,这个量在后续恢复过程中,身体能够较快地进行造血补充,不会给身体带来较大负担。
400 毫升的献血量则能在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很多时候,临床治疗中对于血液的需求量较大,一次献出 400 毫升血液可以为更多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健康成年人的身体具备良好的调节能力,在献出 400 毫升血液后,通过合理的饮食和休息,身体也能够逐渐恢复到献血前的状态。
献血后,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恢复。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摄入,如瘦肉、蛋类、豆类等,有助于促进血液的再生。短期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身体过度疲劳。若献血后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