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初期小血点的表现有瘀点、瘀斑、紫癜、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1. 瘀点:白血病初期,皮肤表面会出现针头大小的瘀点,通常为红色或紫红色,不高出皮肤表面,按压不褪色,多散在分布于四肢、躯干等部位,数量可多可少。
2. 瘀斑:相较于瘀点,瘀斑面积更大,一般直径大于2厘米,形状不规则,颜色较深,可呈青紫色或暗红色,常出现在易受碰撞或受压的部位。
3. 紫癜:表现为皮肤黏膜下出血,形成的紫色斑块,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除皮肤外,也可能出现在口腔黏膜、眼结膜等部位。
4. 牙龈出血:刷牙或进食时,牙龈容易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有时还会出现自发性牙龈出血,出血不易止住。
5. 鼻出血:鼻腔黏膜容易出血,可单侧或双侧出血,出血量不定,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呈喷射状出血。
白血病初期出现小血点等症状需引起重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受伤,减少剧烈运动,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同时,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