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寒战、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皮肤瘀斑、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少尿或无尿、黄疸、消化道出血、肢体厥冷、抽搐、呼吸困难、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1. 高热:体温可急剧升高,甚至超过39℃,身体产热与散热失衡,是败血症引发炎症反应的常见表现。
2. 寒战:肌肉不自主收缩,试图通过增加产热来应对体温变化,常与高热交替出现。
3. 呼吸急促:机体为满足代谢需求,加快呼吸频率以摄取更多氧气,是身体应激的一种反应。
4. 意识模糊:细菌毒素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大脑功能紊乱,患者出现认知和意识水平下降。
5. 皮肤瘀斑:败血症可引起凝血功能异常,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瘀斑,提示皮下出血。
6. 血压下降:感染导致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持续降低,影响器官灌注。
7. 心率加快:心脏为维持血液循环,代偿性加快跳动,以保证足够的心输出量。
8. 少尿或无尿:肾脏灌注不足,肾功能受损,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甚至无尿。
9. 黄疸:肝脏功能受影响,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引起皮肤和巩膜黄染。
10. 消化道出血:胃肠道黏膜因缺血、缺氧及凝血功能障碍而出现出血现象。
11. 肢体厥冷:外周血管收缩,血液优先供应重要器官,导致肢体末端血液循环不畅,温度降低。
12. 抽搐:神经系统受毒素刺激,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肌肉不自主收缩。
13. 呼吸困难:肺部功能受损,气体交换障碍,患者感到呼吸费力。
14. 凝血功能障碍:败血症破坏凝血机制,导致血液凝固异常,容易出现出血倾向。
15. 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个器官功能相继受损甚至衰竭。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皮肤破损,及时处理伤口,预防感染。若有基础疾病,需积极治疗,增强机体抵抗力。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败血症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