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判断是否得了过敏性紫癜可从症状表现、病史情况、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组织活检等方面入手。
1. 症状表现:过敏性紫癜常见症状为皮肤出现紫红色瘀点、瘀斑,多对称分布于下肢及臀部,按压不褪色,可伴有瘙痒。还可能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多见于膝、踝、肘等大关节。胃肠道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肾脏受累时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等。
2. 病史情况:了解近期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食用特殊食物、接触过敏原等诱发因素,若存在相关情况且出现上述症状,患过敏性紫癜可能性增加。
3. 血液检查: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可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其他疾病,过敏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多正常。
4. 尿液检查:查看是否有血尿、蛋白尿等异常,有助于判断肾脏是否受累及受损程度。
5. 组织活检: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情况,可取病变皮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血管炎表现,辅助确诊。
若怀疑得了过敏性紫癜,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检查诊断。确诊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远离已知过敏原,按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