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然脚后跟疼痛有点肿可能由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痛风、跟骨骨折、跟骨肿瘤等引起。
1.跟腱炎:通常是由于跟腱反复受到剧烈拉伸,如长期进行跑步、跳跃等运动,导致跟腱发生劳损和炎症。跟腱附着点处会出现疼痛、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尤其是在踮脚、蹬地等动作时。
2.足底筋膜炎:多因长时间站立、行走,使足底筋膜反复受到牵拉,在跟骨的附着点处产生无菌性炎症。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迈出第一步时,足跟部疼痛明显,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可能稍有缓解,但长时间行走后疼痛又会加重。
3.痛风: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部位,包括脚后跟,引发炎症。疼痛往往突然发作,疼痛程度剧烈,局部皮肤可能发红、发热,还可能伴有血尿酸水平升高。
4.跟骨骨折:多有明确的外伤史,如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受伤后足跟部立即出现剧烈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出现畸形。
5.跟骨肿瘤:较为少见,肿瘤的生长会破坏跟骨的骨质结构,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肿胀,可能伴有局部肿块、活动障碍等症状。
出现脚后跟疼痛肿胀的情况,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加重损伤。减少站立和行走时间,可适当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