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有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等。
1. Ⅰ型:最为常见,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80%~90%,又可分为三个亚型,即Ⅰa型为胆总管囊状扩张,Ⅰb型为胆总管节段性扩张,Ⅰc型为胆总管弥漫性扩张。主要病理改变是胆总管呈囊状或梭形扩张,直径可达正常的数倍甚至10余倍,囊壁增厚,失去正常结构。
2. Ⅱ型:此型较少见,约占2%~3%,表现为胆总管壁上的憩室样突出,多为单发,大小不一,与胆总管相通。
3. Ⅲ型:也称胆总管开口部囊性脱垂,占1%~5%,囊肿位于十二指肠壁内段胆总管,呈球状或漏斗状向十二指肠腔内突出,囊肿大小一般较小。
4. Ⅳ型:约占10%~15%,分为Ⅳa型和Ⅳb型。Ⅳa型为肝内外胆管均有囊肿样扩张;Ⅳb型为肝外胆管多发性囊肿,不伴有肝内胆管扩张。
5. Ⅴ型:即Caroli病,较为罕见,主要表现为肝内胆管的多发性、节段性扩张,可呈囊状或柱状,与肝外胆管相通或不相通。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日常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诱发腹痛等不适症状。同时,需严格按照医生嘱咐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若出现腹痛、黄疸、发热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