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胆结石常用的药物有熊去氧胆酸、消炎利胆片、胆宁片、硫酸镁、山莨菪碱等。
1. 熊去氧胆酸:通过抑制胆固醇在肠道内的重吸收,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促使胆固醇结石溶解,适用于胆固醇性胆结石且胆囊功能良好者,一般需长期服用,部分人可能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2. 消炎利胆片:具有清热、祛湿、利胆功效,可缓解胆囊炎引起的口苦、胁痛等症状,能减轻胆囊炎症,促进胆汁排泄,帮助改善胆结石引发的不适,常见不良反应较少。
3. 胆宁片:能疏肝利胆、清热通下,可调节胆汁成分,改善胆汁流动性,减轻胆囊及胆管的炎症,对胆结石伴胆囊炎有一定治疗作用,少数人服用后可能有大便次数增多现象。
4. 硫酸镁:口服后可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反射性地引起胆总管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起到利胆作用,有助于缓解胆结石引起的胆绞痛,使用时需注意其可能导致的腹泻等副作用。
5. 山莨菪碱:属于解痉止痛药,能解除平滑肌痉挛,缓解胆结石引发的胆绞痛症状,通过阻断M胆碱受体,使平滑肌松弛,减轻疼痛,不良反应有口干、面红等。
胆结石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定期复查。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