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脓肿常由牙石刺激、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牙周炎进展、解剖因素等引起。
1. 牙石刺激:牙石长期堆积在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持续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导致牙周组织局部抵抗力下降,细菌大量滋生繁殖,进而形成牙周脓肿。需通过洗牙彻底清除牙石,日常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维持口腔清洁。
2. 食物嵌塞:进食后食物残渣嵌入牙缝,若未及时清理,细菌在其中发酵产酸,破坏牙周组织,引发脓肿。要学会正确使用牙线、牙缝刷清理嵌塞食物,必要时就医调整牙齿邻接关系。
3. 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装置,会压迫牙龈、刺激牙周组织,影响口腔正常生理功能,诱发牙周脓肿。应及时拆除不良修复体,重新制作合适的修复装置。
4. 牙周炎进展:牙周炎患者炎症持续发展,牙周袋加深,袋内细菌感染加重,就容易形成牙周脓肿。需进行系统牙周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控制炎症。
5. 解剖因素:如牙根形态异常、牙周膜间隙窄等解剖结构特点,可能导致局部引流不畅,利于细菌积聚,引发脓肿。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手术改善局部解剖结构。
日常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出现口腔问题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以维护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