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釉质损伤可能是刷牙方式不当、饮食习惯不良、磨牙症、酸性环境侵蚀、牙齿发育异常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改善刷牙习惯、调整饮食结构、佩戴矫治器、减少酸性接触、修复治疗等。
1. 刷牙方式不当:刷牙时用力过猛、使用硬毛牙刷等不良刷牙习惯会磨损牙釉质。应采用巴氏刷牙法,选择软毛牙刷,轻柔地清洁牙齿。若已出现损伤,可遵医嘱使用含氟牙膏,如含氟防龋牙膏、脱敏含氟牙膏、护龈含氟牙膏,通过日常刷牙让氟化物渗透到牙釉质中,增强其抗酸性和耐磨性,促进牙釉质再矿化,缓解损伤带来的敏感等问题。
2. 饮食习惯不良:长期大量食用酸性食物、甜食等,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釉质,甜食易滋生细菌产生酸性物质破坏牙釉质。要减少酸性食物如柠檬、醋等以及甜食如糖果、蛋糕的摄入。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若损伤较轻,可遵医嘱使用含氟漱口水,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浓替硝唑含漱液、氟化钠漱口水,抑制口腔细菌,减轻酸性物质对牙釉质的进一步损害。
3. 磨牙症:夜间磨牙或白天不自觉磨牙会使牙釉质过度磨损。可到医院定制磨牙垫,睡觉时佩戴,减少牙齿之间的直接摩擦。同时,要缓解精神压力,规律作息。对于磨牙严重者,遵医嘱服用维生素B1片、谷维素片、地西泮片,调节神经功能,缓解磨牙症状,避免牙釉质进一步损伤。
4. 酸性环境侵蚀:长期接触酸性工作环境、频繁反酸等会使牙釉质脱矿。尽量避免接触酸性环境,对于因反酸导致的牙釉质损伤,要积极治疗胃肠道疾病。可遵医嘱使用氢氧化铝凝胶、铝碳酸镁咀嚼片、碳酸氢钠片,中和胃酸,减少胃酸对牙釉质的侵蚀。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增强牙釉质抗酸性。
5. 牙齿发育异常:在牙齿发育期间,因营养缺乏、局部感染等导致牙釉质发育不全。对于轻度发育不全,可进行牙齿美白、脱敏治疗等改善外观和敏感症状。对于严重的牙釉质发育不全,可采用树脂充填、烤瓷牙冠、全瓷牙冠等修复方式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修复后要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复查。
日常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正确刷牙,饭后及时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牙釉质损伤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