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恶心想吐可能是麻醉反应、创口刺激、吞咽动作、心理因素、药物副作用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体位、清洁口腔、放松心情、更换药物等。
1. 麻醉反应:拔牙时使用的麻醉药物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引发恶心想吐的症状。一般随着麻醉药物的代谢,症状会逐渐缓解。可让患者采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若症状较为严重,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维生素B6片、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缓解恶心呕吐。
2. 创口刺激:拔牙后的创口渗出物、血凝块等可能会刺激咽喉部位,导致恶心想吐。要及时清洁口腔内的异物,使用生理盐水轻轻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用力咳痰或吞咽,减少对创口的刺激。若创口疼痛明显,遵医嘱服用布洛芬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止痛,减轻因疼痛引发的恶心。
3. 吞咽动作:拔牙后患者因担心创口出血,不敢正常吞咽唾液,导致唾液在口腔内积聚,频繁吞咽时刺激咽喉,引起恶心。告知患者正常吞咽唾液,不要过度紧张。若因唾液分泌过多导致恶心,可遵医嘱含服西吡氯铵含片、度米芬含片、地喹氯铵含片,减少唾液分泌,缓解不适。
4. 心理因素:拔牙时的紧张、恐惧情绪可能会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想吐的症状。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让其放松心情,可通过听音乐、聊天等方式分散注意力。若恶心症状严重,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片、安神补脑液、柏子养心丸等调节神经功能。
5. 药物副作用:拔牙后服用的某些药物,如抗生素等,可能会有胃肠道副作用,引起恶心想吐。若怀疑是药物副作用,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调整药物。可更换为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头孢克肟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等,并注意观察症状是否缓解。
拔牙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诊,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