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颗大门牙突出可能是遗传、不良口腔习惯、乳牙滞留、牙周炎、多生牙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正畸治疗、破除不良习惯、拔除乳牙或多生牙、治疗牙周疾病等。
1. 遗传:遗传因素在牙齿突出问题上较为常见。若家族中有类似牙齿突出的情况,受遗传基因影响,个体出现两颗大门牙突出的概率会增加。这种遗传因素可能影响颌骨的生长发育以及牙齿的排列位置,导致大门牙突出。通常需要通过正畸手段,如佩戴传统金属牙套、隐形牙套等进行矫正,以调整牙齿位置和咬合关系。
2. 不良口腔习惯:长期存在吮指、咬下唇、口呼吸等不良口腔习惯,会对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吮指时手指对门牙产生向外的压力,咬下唇会使上前牙唇向倾斜,口呼吸则会导致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要及时破除这些不良习惯,可通过佩戴破除不良习惯的矫治器,如唇挡、腭刺等,同时配合口腔肌肉功能训练,改善口腔环境,促进牙齿正常发育。
3. 乳牙滞留:乳牙到了该脱落的时间却未脱落,占据恒牙萌出的位置,会导致恒牙异位萌出,可能引起两颗大门牙突出。发现乳牙滞留情况,应及时前往口腔科,由专业医生拔除滞留乳牙,为恒牙的正常萌出创造空间。若恒牙已出现突出情况,后续可能还需进行正畸治疗来调整牙齿排列。
4. 牙周炎:牙周组织发生炎症,会破坏牙周支持组织,导致牙齿出现松动、移位,可能致使大门牙突出。对于牙周炎引起的牙齿突出,首先要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去除牙结石和菌斑。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米诺环素软膏等药物控制炎症。待炎症稳定后,根据牙齿突出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正畸治疗或修复治疗。
5. 多生牙:口腔内额外生长的多生牙会占据正常牙齿的生长空间,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和排列,进而导致两颗大门牙突出。通过口腔X光片确诊多生牙后,需及时将其拔除。拔除多生牙后,部分患者牙齿可自行调整排列,若仍存在突出问题,则需进一步进行正畸治疗来恢复牙齿的正常位置和美观。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早晚认真刷牙,饭后及时漱口,减少食物残渣和细菌滋生。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防止对牙齿和矫治器造成损伤。定期到口腔科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口腔问题,确保牙齿和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