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肿了一个包可能是智齿萌出、根尖周炎、牙周脓肿、牙龈瘤、颌骨囊肿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智齿萌出:智齿在萌出过程中,若空间不足,易引发智齿冠周炎,导致牙根处肿包。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严重时会影响张口和吞咽。治疗时,可先使用生理盐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交替冲洗盲袋,清除食物残渣和细菌。遵医嘱口服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以消炎止痛。待炎症缓解后,根据智齿生长情况,考虑是否拔除智齿。
2. 根尖周炎:牙髓感染未及时治疗,炎症蔓延至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出现牙根肿包。患牙有咬合痛、浮出感,牙龈脓包反复出现。治疗需开髓引流,缓解根尖部压力,待炎症控制后进行根管治疗。遵医嘱服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奥硝唑胶囊、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辅助消炎。
3. 牙周脓肿:牙周炎发展到晚期,深牙周袋内的脓性分泌物无法排出,形成牙周脓肿,导致牙根肿包。牙龈红肿光亮,有波动感,疼痛明显。治疗时先切开引流,排出脓液,然后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如洁治、刮治。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丁硼乳膏、米诺环素软膏,消除炎症,促进愈合。
4. 牙龈瘤:局部刺激因素如牙结石、不良修复体等长期存在,导致牙龈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牙龈瘤,表现为牙根处肿包。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软或中等。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牙龈瘤,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术后遵医嘱服用罗红霉素分散片、替硝唑片、肿痛安胶囊,预防感染,促进恢复。
5. 颌骨囊肿:多因牙齿发育异常、炎症等引起,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囊肿增大,可导致牙根处肿包,颌骨膨隆。通过 X 线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囊肿为主,根据情况可能需拔除受累牙齿。术后遵医嘱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头孢丙烯片、一清胶囊,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日常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避免病情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