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个月宝宝牙龈红肿出血,可能是口腔卫生不良、萌牙、外伤、牙龈炎、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保持口腔清洁、观察等待、处理伤口、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
1. 口腔卫生不良:由于 16 个月宝宝可能无法很好配合刷牙,食物残渣易残留口腔,滋生细菌引发牙龈问题。家长需在宝宝进食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指套牙刷蘸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牙龈和牙齿表面,保持口腔清洁。同时,逐渐培养宝宝饭后漱口的习惯,减少食物残留对牙龈的刺激,缓解红肿出血症状。
2. 萌牙:16 个月宝宝正处于牙齿萌出阶段,新牙萌出时可能会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红肿、出血。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家长可给宝宝准备一些牙胶、磨牙棒等,让宝宝咀嚼,缓解牙龈不适。同时,密切观察宝宝萌牙情况,若红肿出血长时间不缓解或伴有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3. 外伤:宝宝活泼好动,可能在玩耍过程中碰撞到牙龈,引起红肿出血。若伤口较小,可用干净的棉球压迫止血,然后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伤口,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若伤口较大、出血较多或持续出血不止,应立即带宝宝前往医院口腔科,由医生进行清创缝合等处理。
4. 牙龈炎:口腔细菌感染等可引发牙龈炎,导致牙龈红肿出血。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直接喷于患处,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也可使用康复新液,含漱后咽下,能促进组织修复;还可口服阿莫西林颗粒,消炎抗菌,控制炎症发展,缓解牙龈红肿出血症状。
5. 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较为严重,需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可能涉及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手段。
日常要注意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提供均衡的饮食,增强宝宝的抵抗力。若宝宝牙龈红肿出血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发热、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就医复查,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