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面颊部肿胀可能是创伤反应、炎症感染、过敏、血液回流受阻、个体特殊体质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冷敷热敷、药物治疗、调整生活方式等。
1. 创伤反应:拔牙过程中对周围组织造成一定创伤,导致局部出现肿胀。这是较为常见的原因。在拔牙后的 24 小时内,可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肿胀侧面部,每次 15 - 20 分钟,间隔 1 - 2 小时,以减轻局部充血和疼痛。24 小时后改为热敷,用温热毛巾,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肿胀消退。
2. 炎症感染:拔牙创口若受到细菌感染,会引发炎症,致使面颊部肿胀。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控制炎症。同时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后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
3. 过敏:对拔牙过程中使用的某些药物、材料过敏,可能引起肿胀。需及时就医,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依巴斯汀片等抗过敏药物,避免接触过敏原,症状通常会逐渐缓解。
4. 血液回流受阻:拔牙后局部组织水肿压迫血管,影响血液回流,导致肿胀。可适当调整头部位置,睡觉时将头部垫高,促进血液回流。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侧卧压迫肿胀侧面部。
5. 个体特殊体质:部分人本身组织修复能力较差或对创伤反应较为敏感,容易出现明显肿胀。这种情况除了采取上述常规措施外,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促进恢复。
拔牙后面颊部肿胀时,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和复诊,以便及时了解肿胀消退情况和创口愈合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