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手足口病和水痘在病因、症状表现、发病人群、传播途径、治疗方式上存在不同。
1. 病因: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水痘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发。
2. 症状表现:手足口病主要在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口腔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水痘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最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迅速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疱壁较薄,易破溃。
3. 发病人群:手足口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水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
4. 传播途径:手足口病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毛巾等;水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疱疹内的疱液而感染。
5. 治疗方式:手足口病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如发热时给予退热药物,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水痘治疗以抗病毒、止痒和防止感染为主,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皮肤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
日常要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流通,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若儿童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避免病情延误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