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孩子的方法方面,老一辈和年轻的家长们往往会存在一些冲突,比如老一辈总是觉得宝宝要从小把尿,这样才能够让他养成定期按时排尿的好习惯,但是年轻的父母们也会对这种做法颇有微词,从科学养育的角度来说,婴儿可以把尿吗?婴儿把尿会存在什么弊端呢?
婴儿阶段大小便的次数会比较多,尤其大便的排泄次数每天可以达到3~5次,小便的次数也比较频繁,所以不少老一辈的老人们总想通过把尿的方式来训练孩子的排便,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因为孩子较小的时候,脑神经对肾脏排尿功能的控制力较弱,再加上括约肌发育还不成熟,无法做到规律性的排尿。因此并不建议在婴儿阶段给孩子把尿。养成孩子定期排大小便的习惯,只需要等孩子逐渐长大肛门括约肌发育成熟之后,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从把尿的动作上来说,对婴儿的骨骼发育是极为不利的,把尿的时候需要把婴儿的两条腿往两边扩开,长期的把尿会影响患儿的髋关节发育,所以在宝宝发育的关键时期,骨骼还比较柔软的时候,切记不要把尿,以免造成肛门脱垂或者是髋关节脱位。骨骼较为柔软的婴儿,长期把尿也会造成脊椎受损,所以把尿这种方式并不是锻炼婴儿规律大小便的最佳方法。
处在婴幼儿阶段的时候,尽量还是以尿不湿为主,每天可以勤换尿布,防止孩子出现红屁股,等孩子大约一岁半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训练如厕习惯和定期按时排便的作息习惯了,过早的去进行排便训练,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有可能会因为这些坏习惯而给孩子的发育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