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本身抵抗力就比较弱,生活中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就有可能诱发多种疾病,手足口病是婴幼儿比较高发的一类传染性疾病。患病之后不仅会导致宝宝皮肤出现红色的水泡,有些宝宝还可能出现高热的症状,在此期间家长一定要做好宝宝的日常护理,尽量减少疾病对身体的伤害。一岁宝宝出现手足口病之后应该如何改善呢?

第一、消毒隔离。如果宝宝只是刚出现手足口病,在症状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大家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宝宝隔离开来,尽量避免宝宝与其他的小朋友接触,以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并且家长需要对家里的生活用具进行消毒,尤其是宝宝使用过的物品要进行重点消毒,比如宝宝的生活用品,玩具等。
第二、口腔护理。出现手足口病之后,不仅会导致手足部位出现水泡,口腔也有可能出现疱疹。在溃疡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家长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平时也要做好宝宝的口腔护理,减少细菌的滋生与感染。
第三、药物治疗。皮疹初期可以涂抹炉甘石洗剂进行治疗,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病毒药物和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如果宝宝的臀部有出现皮疹,应该注意随时清理宝宝的大小便,并且要注意保持臀部的清洁与干燥。
第四、皮肤护理。平时尽量给孩子穿着宽松舒适的棉质衣服,而且要保证床褥与衣物的清洁。为了避免宝宝抓挠皮肤,要记得给患儿剪掉指甲,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用手套将双手包裹。
手足口病会导致宝宝的皮肤出现皮疹,瘙痒等多种不适症状,可能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家长除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用药以外,平时也应该加强患儿的日常护理,首先需要对患儿进行隔离,避免带宝宝去公共场所,平时也要加强宝宝的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