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也称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反应,是药物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类型。药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一种药物可以在不同的个体中产生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完全不同的药物可以引起相同的临床表现。
药疹的常见症状总结如下:
(1) 猩红热或麻疹样红斑:呈弥漫性亮红色斑点或米粒至稍大的红色斑点。密集对称,通常从面部和颈部蔓延到躯干和四肢。在1-5天内扩散到全身,类似于猩红热或麻疹。它是最常见的药疹类型。
(2)重症多形红斑型:该型为严重药疹,症状类似于恶性大疱性红斑。发病前有全身乏力、头痛、寒战、发热、关节痛等,皮疹主要分布在口腔、外阴、肛门及其粘膜周围,也常见于躯干、面部、四肢。
(3) 固定性药疹:为单发圆形红斑或水疮,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边缘清晰。停药一周后消失。
引发药疹的药物:
一、磺胺类、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对氨基水杨酸钠、保泰松等药物容易引起剥脱性皮炎。这种药疹可以在用药20天后发生。起先是麻疹样和猩红热样,伴有寒热,然后全身红肿,以手、脚、脸为重。之后,全身的皮肤都被剥落了。
二、青霉素、痢特灵、水杨酸钠盐及血清制品如破伤风抗毒素等容易引起荨麻疹型药疹。用药后皮肤突然瘙痒,出现大小不一的鲜红色风团,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状,散在头、四肢和躯干,严重者出现呕吐、发热、关节疼痛。
三、解热镇痛药、安眠药、镇静剂、碘胺、链霉素等药物易引起固定性药疹和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固定性药疹多见于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如唇、肛、外生殖器龟头等。它也可以发生在四肢和躯干。停药后症状消失,服用药物后同样的症状出现在同一位置。
四、汞、奎宁和磺胺会引起湿疹。多形性,有红斑、水泡、丘疹、脓疱、糜烂和渗出。常因外用磺胺类或抗生素软膏,先增加皮肤敏感度,再服用同类药物,可引起药疹。停药后会好起来的。
药疹怎么护理:
1.卧床休息:多喝水,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饮食。
2.预防皮肤和肺部继发性感染:皮肤保持干燥清洁,每天消毒。禁烟酒,保护肝脏和肺部。
3.检查排便次数是否正常,有无胃肠道症状,并定期进行粪便潜血试验。观察体温和血压变化。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4.给予心理护理。
患者牢记该过敏药物,就医时及时告知医生勿用该药或者同类药物,有病及时去医院,忌盲目自行用药。若出现过敏反应遵医嘱抗敏,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祝您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