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比较突然,一般普通型的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四肢乏力、高热、畏寒、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患者排出的是稀水样便,每日排便次数在十次左右,排便的数量较少,常会伴有右下腹压痛的情况出现。重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营养不良和年老体弱者,这类患者会出现便血的情况,而且病情发展较快,患者有明显失水的症状产生,甚至还可能会休克。因此患有细菌性痢疾这类疾病在生活中要格外注意。
一、细菌性痢疾患者一定要明确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其实细菌性痢疾是具有传染性的,病原菌为痢疾杆菌,这类病菌适宜在潮湿的环境下生存,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存能力。该疾病的传染源是带菌者和患者,可以通过食品、水源和生活接触来传播病菌。因此该疾病的患者要格外注意与他人的接触,避免传播病菌。
二、细菌性痢疾患者也许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了减少肠道刺激,要多吃清淡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当症状严重时可以吃半流食,多喝温水,不要喝饮料、咖啡、浓茶和酒。症状有所减轻后,可以吃藕粉、豆浆、鸡蛋来加强营养的补充。
三、多休息对于细菌性痢疾的患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要熬夜。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到户外晒太阳。
得了细菌性痢疾也要积极的治疗,疾病治疗之前要进行肠镜检查、细菌培养、大便常规检查、免疫学检查、血常规检查和X线钡餐检查。确诊患者后一般进行抗菌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则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和循环衰竭治疗,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法,患者都应积极与医生配合,这样才会有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