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是临床中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常见手术,其最主要用来治疗房颤,主要是为了恢复心房颤动患者的窦性节律,然而,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需要在心房进行治疗,且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很容易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出现。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遗症有哪些
1.术后复发
房颤在进行射频消融术后,可能会出现术后复发的情况,这种情况多见于术前有5-10年的长期持续性房颤,在术后通常会合并心功能不良。
2.脏器栓塞
由于射频消融术需要在患者的心房进行手术,因此很容易造成术后出现并发症,如脑栓塞、肢体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
3.残余肺静脉口狭窄
这种并发症比较常见于房颤射频消融术,但是目前临床中发生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4.心律失常
在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之后,有的患者可能再次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但是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也是很低的。
因此为了防止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遗症的出现,在手术后应该按照医生的嘱咐卧床静养,在恢复期间应该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还需进行早期的密切观察,特别是患者的心率和心律情况,如果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的向医生汇报。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一般需要1-3个月,还要配合一些其他辅助药物,可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手术难度比较大,术后有一定的后遗症,因此针对3岁以下的患儿,由于血管细、心脏小,因此需要慎重选择,尽量的选采取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药物也只是起到缓解的作用,等到患儿3岁以后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