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良性肌阵挛一般在6个月左右发病,也有些患儿4个月发病,最迟5岁发病,常有惊厥或癫痫家族史,主要表现为肌阵挛抽动,上肢向上或者向外突然抬举,眼球向上转动。那么,婴儿良性肌阵挛怎么办呢?总的来说,婴儿良性肌阵挛可随着生长发育自行缓解,但是积极使用药物治疗,同时注意做好护理措施,能加快恢复速度。
1.配合抗癫痫药物治疗
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婴儿良性肌阵挛一般首选丙戊酸钠,还可以选用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多数患儿使用单药治疗能得到较好的效果,但是用药周期比较长,大约需要连续用药一年半到两年半左右。如果单用丙戊酸钠的治疗效果不明显,可以同时加用氯硝基安定。要注意的是,治疗婴儿良性肌阵挛时要有一个逐渐减量服药和停药的过程,并且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具体时间,并不是说服用一年半或者两年半左右就可以立即执行减量服药或者停药,所以治疗期间应该定期随诊,以便于及时根据身体恢复状况调整用药方案。
2.做好保健措施
平时要尽量保证患儿的情绪平稳,避免受到不良刺激。而饮食要保持清淡和营养均衡,每餐做到荤素搭配合理,可以多吃些青菜、瘦肉、蛋类、水果、粗粮、豆类和豆制品,同时忌口生冷和辛辣等具有刺激性的食品。还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受寒。
婴儿良性肌阵挛愈后良好,一般不会出现后遗症,所以发现婴儿有良性肌阵挛也不必太紧张了。但是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做到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不要随意终止治疗或者更改治疗药物,更不能随意使用一些打听来的偏方或土方治疗,以免用药不当而引起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