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常常发生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身心所造成的危害有多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孩子幼小的身体要承受如此沉重的包袱,甚至可能伴随一生,光想想就觉得可怕。值得庆幸的是,强大的医学技术赋予我们新的希望,给脑瘫患儿们带来光明。那么,脑瘫患儿平时都有哪些表现呢?你对此又了解多少?通常,脑瘫患儿都会有以下表现。 1.运动发育缓慢,主动性运动减少
脑瘫患儿出生几个月常常表现为动作减少,反应力变差。正常三个月大的宝宝平躺在床上时常会踢踢腿晃晃手,而脑瘫患儿蹬腿动作明显减少;正常四五个月的宝宝能够灵活活动上肢,而脑瘫患儿也是上肢活动减少;正常一岁内小儿两手轮流交换取东西,而脑瘫患儿典型表现为只用一只手接触物品,另一只手几乎不怎么活动,而且常握拳。
2.姿势异常
脑瘫患儿常常会表现出怪异的姿势,这是因为肌张力异常与原始反应慢的关系。患儿四肢屈曲,头部高度低于臀部;不能抬头,上肢无法支撑自身体重,肩部触床,臀部翘起。由于受紧张性迷路反射影响,常表现为头转向一边时,枕部一侧的上肢及下肢屈曲,另一侧上下肢伸直;因为肌张力低下,平躺于床面上时,四肢通常像青蛙般仰卧着。
3.反射能力差
脑瘫患儿的反射能力比正常小儿迟缓,经常表现出当患儿向左面翻身时,头部先转向左边,但紧接着左臂向外展开伸直,以至于不能翻身成功;把患儿的身体突然转向一侧时,不能及时伸出上肢,做出支撑躯体姿势的反应;手部经常呈握拳状,无法张开。
以上的现象有时在正常小儿身上也能看到,但不会持续存在,所以不能根据其中一两条就判定为脑瘫,还得到医院进行准确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