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的身体各个部位的都有骨头的存在,正常成年人全身共有206块骨头,骨头与骨头之间通过骨连接结合在一起来。骨折的发生,主要就是破坏了骨连接的结构,导致骨头之间的联系变得错位,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来把骨连接恢复到正常状态。骨折的情况多见于儿童和老人,青年人除非是发生比较重大的撞击事故,否则骨折的概率会小很多。
手的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手腕又是其中最复杂的,手腕由很多不同的骨头组成,包括钩状骨、豆状骨、月状骨、舟状骨等。如果是手发生骨折,手腕是首当其冲的;其次才是手指,发生骨折后,可能会导致手腕或者手指产生淤血肿胀,甚至造成手部活动性功能障碍。这时,首先需要判断手骨折的情况,确定骨折的严重程度,采取正确合理的处理手骨折。那么,发生手骨折后,要怎么处理手骨折呢?
1.复位
发生手骨折后,需要到医院去检查,判断骨折位置和骨折严重程度,然后需要将骨折所产生的移位复原,也就是把发生骨折的骨头进行复位处理,尽可能地恢复到正常状态,起到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常见的复位方法包括闭合复位与手术复位。
2.固定
手骨折,经过复位后,会因为不稳定容易发生二次移位,给骨折部位造成而二次伤害。因此,需要在复位骨折部位后,用有效的方法将手固定住,可以选择舒服的位置进行固定,固定好后,需要做的就是等它自己慢慢愈合,不能着急,毕竟“伤筋动骨一百天”。
3.功能锻炼
手骨折后,除了要注意日常饮食,不能吃容易阻碍骨折部位愈合的食物外,还是需要进行一定的锻炼,活动没有被固定住的关节,锻炼会使受伤部位附近的肌肉产生收缩效果,加快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加快骨折的愈合速度,同时还能防止肌肉发生萎缩,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
综上所述,手骨折虽然不致命,但是治疗骨折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大力触碰骨折部位,免得造成二次伤害。处理手骨折的三个步骤,骨头复位、外力固定、合理锻炼,这也是处理各种骨折的通用方法,万变不离其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