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有多种分型,每种分型见于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在临床上,根据症状的复杂性,精神分裂症可分为残留型和未分化型两大类型。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发作之后,虽然不再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但仍然残留情感及认知障碍,很难正常学习和工作。那么,什么是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呢?
什么是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
虽然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也存在明显的阳性症状,但是归类为青春型、紧张型或者残留性,就称为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这种精神分裂症多见于20岁到30岁之间的人群,属于多因素疾病,是个体因素及外部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大部分患者存在胆怯、不自信、缺乏安全感等不良性格特点。
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
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症状,比如幻觉、妄想、行为异常和思维混乱等。患者的症状不稳定,缺乏特异性,同时存在孤僻、妄想、懒散、行为障碍等症状。患者需要接受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检查、心理测评等检查项目。通过精神检查,可以发现患者存在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还有孤僻、懒散等阴性症状。患者自知力严重缺失,难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大部分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时,症状已经存在好几个月了。
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不能判定为偏执型、青春型或紧张型的精神分裂症类型,患者存在明显的阳性症状,但是无法归类。与其它分型的精神分裂症一样,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也要接受药物治疗,要从最小的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增加剂量到最佳的水平,并维持该剂量。患者还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包括行为治疗和家庭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