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精神病,但是未必都了解这个词语含义是什么,它是指所有以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为临床表现的疾病,例如焦虑症、双相障碍、妄想症等。一般情况下精神病患者是通过药物来改善病情的,长期坚持服用可能会得到痊愈,从而过上正常的生活。那么精神病患者康复后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副作用
抗精神病药是有副作用的,不一定是在短期内产生,有些患者用药数月甚至数十年后才会出现。普通的抗胆碱能药物会引起口干舌燥、便秘、肥胖等,青少年长期服用易出现急性肌张力不全,多在数日内发生。类巴金森综合征是抗精神病药较为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临床表现以动作缓慢、肌张力增高为主,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身上,如停止用药或者减少用药,症状即可消失。
二、撤药反应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部分组织器官对药物形成了适应性,因此不能随便就停药,否则易出现撤药反应,如烦躁、心慌、失眠等。如果自我感觉良好,想要通过不断地服用药物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结果导致量越大,服用次数越频繁,不用就浑身难受,这就是药物成瘾性的表现。科学服用药物的方法应是这样的:分批减量,逐步减完,保守起见,每次减量百分之二十,分三到十个月减完,就不会出现撤药反应和药物成瘾症了。
精神病患者康复后,不得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也不能随便停药。撤药反应易被大众认为是药物上瘾,其实这是因为自己不理解药物原理所以处置不当造成的。拒绝服用药物、藏药、擅自停止用药等错误行为,大大增加了精神病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