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中卵泡的数量和质量,它反映的是妇女的生育能力;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指妇女月经失调,卵巢产卵能力下降,卵泡细胞质量下降,导致生育能力下降,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下降。如果临床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可表现为盗汗、便秘、脱发、阴道干燥、性交疼痛、性欲下降、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尿路感染、体重增加、焦虑、偏执等。

在古代中医典籍中,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虽然没有名称,但根据症状描述,它散见于闭经、血瘀、闭经、不孕、老年不断水、堵水等证候中。女性生殖生理的整个过程主要以“肾”为中心。因此,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大多是建立在“肾主生殖”的理论基础上的。此外,中医对它的发病机理也有不同的看法。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肝郁气滞证。
中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有多种方法。
1.补肾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重要方法。肾脏是人类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先天基础。生殖的精髓储存在肾里。肾实质是卵泡发育的原动力。卵泡属中医肾精范畴。卵泡发育、卵母细胞数量与肾脏功能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以补肾健脾、疏肝活血为基础。
2.补肾填精。由于多数医生认为卵泡属于中医肾精范畴,补肾填精法是中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温补总督血管,补益崇仁,如鹿角片、紫河车等,并与菟丝子、覆盆子、熟地、山茱萸、当归、白芍等搭配,滋补肾血,调节月水。
3.补肾健脾。脾是后天之本,气血之源。卵泡的发育成熟依赖于脾的运输。劳累过度,饮食失调,年老体弱,脾虚不好,则卵泡不能得到充分喂养。补肾健脾法主要适用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
4.除了口服中药外,其他常用的中药疗法有针灸、中药外敷等,现代医学研究普遍认为针灸能激活脑内多巴胺系统,调节分泌功能,使分泌功能恢复正常。性腺激素分泌趋于正常,提高排卵功能和卵子质量,副作用小。
总而言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仅会影响到妇女的身体健康,还会导致妇女生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不重视。中医在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上颇有成就,可以针对不同的病症而对症下药。所以,一旦妇女发现被检查出此病症,要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情,调理身体,从而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