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乙酰胺曾经是鼠药的主要成分,其外形与食糖或食盐相似,所以易误食中毒。它的毒性特别强,一旦误食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如果出现氟乙酰胺中毒,应该及时就医,争取早发现,早治疗。那么要如何治疗氟乙酰胺中毒呢?

氟乙酰胺中毒的主要表现有神经系统损害和心血管系统损害症状,患者可自觉头疼,头晕,昏睡,恶心,心律不齐,脉搏异常等。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抽搐等表现。对氟乙酰胺中毒的病人进行检查可以发现这类病人的胃内容物,血液,尿液均存在氟乙酰胺。
对于氟乙酰胺中毒的病人,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治疗。首先需要用大量的清水彻底清洗病人污染的皮肤,其次,还需要使用大量的石灰水或肥皂水进行彻底的洗胃,洗胃后可给予氢氧化铝凝胶或生鸡蛋清保护消化道粘膜。通过这些步骤来加快氟乙酰胺排出体外,使病人尽快脱离中毒状态。对于中毒症状比较重的患者,还应使用氟乙酰胺相应的解毒剂如乙酰胺等,按照患者中毒症状的轻重注射不同的剂量。对于出现抽搐等并发症的患者,还应该肌内注射解氟灵以缓解抽搐,保护心脏。对于重度中毒的病人来说,还可以考虑实行血液灌注,帮助患者清除体内的氟乙酰胺,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氟乙酰胺中毒的治疗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预防氟乙酰胺中毒的发生。如果不慎氟乙酰胺中毒,应及时去当地医院治疗,通过清洗污染的皮肤,洗胃,服用解毒剂乙酰胺等方法积极治疗,争取身体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