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胆总管结石的发生与生活水平、饮食习惯和卫生条件有关。胆总管结石诱发病因较多,主要包括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力学改变、乙型肝炎病毒、寄生虫等。以下是对胆总管结石的症状和手术方式的一些介绍。

胆总管结石如果长期未得到治疗将会导致严重的肝功能损害。患病后可能会产生腹痛、寒战、高热、胆道出血等症状。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手术方式多样,下面是对使用比较广泛的手术方法的介绍。
1.胆肠吻合术。手术操作简便,但术后容易发生胆道反流,引起胰腺炎等并发症。仅适用于胆总管远端狭窄伴结石,尤其适用于老年及病情较差的患者。临床使用已逐渐减少。
2.开腹手术。将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外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的患者容易引起术后感染、出血、胆汁淤积等,目前并不是胆总管结石的首选。
3.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目前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可一次性解决,具有微创、无切口并发症、对消化道影响小等优点。
4.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医生通过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明确结石大小及分布,用取石网篮或托石网篮取出结石,后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这种方式十分适用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
总的来说,胆总管结石治疗方式多样,治疗手段逐渐从创伤性治疗发展到微创治疗。虽然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但随着腹腔镜等内镜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微创治疗最终将取代创伤性治疗,成为胆总管结石治疗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