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中风时,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中风偏瘫就是其中之一。脑卒中偏瘫患者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手功能的训练以及肢体功能训练,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基本的脑功能训练,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进行训练呢?接下来来就具体讲一讲。
1.关节运动范围训练
关节活动的训练能保持关节的正常运动,可以有效的防止肌肉萎缩的发生,并且促进全身功能的恢复。但关节运动训练应遵循被动、辅助、主动的过渡模式。对于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还应考虑到四肢的训练。活动关节不仅是肢体关节,而且包括躯干的脊柱关节。活动频率一般为每天3次左右。
2.步行能力训练
约21%的脑卒中患者出现左行走功能异常,一般表现为偏瘫步态。改正偏瘫患者错误的运动方式和改善其步行的功能,是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基础,并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的全面康复。
3.肌肉力量训练
对偏瘫患者进行肌力训练不会加重患者的痉挛,而且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修复有积极作用,以及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增强、平衡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高强度渐进性阻力训练,能够使患侧和健侧髋、膝关节力量得到改善。此外,通过对患者进行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高人体躯干和骨盆的控制能力,并且调整平衡、站立、行走等功能,从而保持姿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通过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促进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的修复,改善足部下垂,提高踝关节背伸和外翻能力。
以上就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介绍,大家可以通过关节运动的训练、步行能力的训练等方法进行训练,但训练要适度,不能操之过急。其实,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四肢的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坚持长期进行训练,才可以取得比较好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