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层下脓疱性皮肤病主要发生于40~50岁的中年女性,皮损可发生于腋下、腹股沟、乳房下、躯干及四肢近侧的屈侧褶皱处掌跖部位可以发病,但一般不会侵犯面部,口腔黏膜较少累及。临床表现主要为在正常或轻度红斑的皮肤上出现水疱、脓疱。该病呈慢性良性发作,发作与缓解交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那么,本病应该怎么治疗呢?

一、药物治疗
1.砜类药物:砜类药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病菌的蔓延,如氨苯砜。
2.磺胺类药物:为抗生素,具有抗感染的作用,可以抵抗病菌的侵袭,如磺胺吡啶。磺胺吡啶可与氨苯砜合用。
3.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对已感染发炎的患处进行消炎并达到抑制病菌蔓延。如泼尼松。部分患者应用强效糖皮质激素或泼尼松后有效,但部分患者在使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后仍无效。
4.其他药物: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为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可用阿维A、秋水仙碱治疗该疾病。在皮肤损害处可局.部外用抗炎、调节细胞分化的药物,如他卡西醇软膏。
二、光化学疗法
上述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或为了加速皮肤损害的好转,可用紫外线局部照射,该疗法对角层下脓疱性皮肤病很有效。
层下脓疱性皮肤病的治疗难点,在于该疾病虽能缓解但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若不接受治疗,皮肤损害会持续存在,且皮损可能会呈进行性发展。若因搔抓后皮肤破溃,可能引起皮肤局部感染,严重时导致细菌入血,引起全身感染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积极治疗,采取药物治疗和光化学疗法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