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情况下,跖骨基底部骨折是由直接暴力造成的,如重物撞击足背、足部被滚动扭转等。常见并发症为足背肿胀和皮下出血。 跖骨骨折由于邻近跖骨的支撑,一般移位不大。患病后患者局部肿胀、瘀斑、骨折部位压痛和行走受限是常见的表现,可以通过局部 x 光进行检查和诊断。

跖骨基底骨折有两种常见类型: 一种是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通常由足部扭伤或肌肉撕脱引起,如果没有发生明显的移位,或者如果能够达到满意的复位,一般伤后以小腿石膏或短靴石膏固定4-6周。但也有一些临床治疗,把第五跖骨基底骨折作为一种软组织损伤性疾病,错过了最佳治疗机会,后期骨折不愈合,此时较为困难,需要手术治疗。另一种是第二和第三跖骨的应力性骨折,也叫做疲劳性骨折,在受伤后两周才能在 x 光片上看到。 若症状轻微,可采用弹性绷带固定3-4周,骨折线明显者可采用石膏固定。那么跖骨基底骨折注意事项有哪些?
1.患者运动要循序渐进,随着骨折稳定性和患者自身情况功能进行锻炼的改善,活动范围从小到大,次数从多到少。
2.拆除石膏后,患者必须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以促进骨折的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3.患者必须了解戒烟戒酒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4.患者应尽量食用要具有高能量、高蛋白质、有利于消化和排便的食物。
以上主要是跖骨基底骨折的注意事项,患者手术后可能伴有长期慢性损伤,比如长跑造成的疲劳性骨折,会伴有足部疼痛、肿胀等表现。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格外注意此类疼痛,并且及时就医。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控制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