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不稳,所以导致老年人在各项疾病中的患病率都比较高,急性心力衰竭就是常见之一。患者在发病期间身体会感到严重的不适,甚至有些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影响极大。那么,当老人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时,应当如何做呢?
1.服用药物
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是没有固定时间的,如果在家中发病,首先患者要避免过度紧张,在家属的帮助下,身体呈端坐体位,双脚下垂地面;先平复患者的呼吸,随后服用一些硝酸甘油。在患者情况稍微稳定时,应当及时就医。建议有过病例的老年患者,在日常中应该有家属陪同,以免引发突然情况。
2.吸氧
很多患者会出现多次的心力衰竭,如果患者经常出现这样的状态,应当在家中备有吸氧机。患者在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后,要及时吸氧,当身体得到缓解之后,立即去往医院进行救治。平时方法只能暂时缓解患者的状态,大多数心衰患者都需要在医院由医生进行指导抢救。心力衰竭对人体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它属于一种急性病,很多患者都是因为抢救不及时导致出现生命危险。
3.住院治疗
心力衰竭对患者的健康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而且长期性的出现心力衰竭,可能会使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当出现这样的症状之后,患者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医生会根据当时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出相应的决策,这样可以让患者在最佳治疗时间内被救治。
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可以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进行救治。心力衰竭是一种突发性的疾病,它会不定时的发生。如果在疾病发生时抢救不及时,可能就会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险。当患者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后,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