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初次生产的女性,在哺乳过程中由于缺少经验,可能会出现乳房发热、发胀的现象,这种情况多半就是乳腺炎了。乳腺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的情况还能引起乳房脓肿,多在哺乳的三周左右出现,停止哺乳后可有所减轻。那为什么会出现乳腺炎呢?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吧。
1.乳汁未完全排空:很多初次生宝宝的女性,由于哺乳知识比较缺乏,每次在哺乳之后总会有一些乳汁残留在乳房当中,长此以往就容易出现乳腺炎了。
2.乳头皲裂:如果在哺乳过程中,没有及时清洁乳房或者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造成乳头菌裂,都给细菌入侵提供了机会。为了预防这种情况,一定在宝宝哺乳之后做好乳房的清洁;同时如果乳头出现破损,要早期治疗。
3.先天性乳头发育不良:如果妈妈们本身存在乳头凹陷,会影响到宝宝吃奶。如果有先天性乳头发育不良,需要人为的将乳房当中的乳汁吸收到体外,防止乳房当中过度的乳汁堆积。
急性乳腺炎主要是由于乳汁堆积引起的,所以在哺乳过程中,需要将乳房当中的乳汁排出。要养成正确的哺乳姿势,不要让宝宝一直含着乳头不放。如果乳头出现破损,需要停止哺乳,并且做好清洁。如果存在乳头发育不良,需要人为排出乳汁。
如果在哺乳过程中哺乳经验缺乏,就很容易患上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并且红肿、发热。急性乳腺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乳房当中乳汁未完全排空引起、乳头皲裂或者乳头发育不良,增加了细菌感染的机会。所以在哺乳期间要及时排空乳汁,做好清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