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位置性眩晕又称耳石病,是一种常见的以复发性眩晕为特征的前庭疾病。其症状一般表现为当头部移位,并处于某一特定位置时,会出现短暂的旋转性眩晕,并伴有眼球震颤。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良性位置性眩晕呢?我们将在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1.椎动脉供血不足、脑缺血、颈动脉狭窄等可引起患者大脑缺氧、缺血的症状,进而引发患者头晕、意识模糊等症状。
2.良性位置性眩晕多见于老年人和女性,这可能与衰老引起的耳石加速退化、稳定性下降等因素有关。此外,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钙代谢紊乱以及骨质疏松症等也可能是诱发疾病的因素。
3.一些疾病,如头部外伤、偏头痛、梅尼埃氏病、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中耳炎等均可出现良性位置性眩晕的症状。
4.过度疲劳、感冒、睡眠不足等也会导致前庭功能障碍,使内听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耳石膜疏松,诱发良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位置性眩晕一般采取保守治疗,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营养神经的治疗,一般一年左右即可自愈。患者平时要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不要过度紧张、劳累。病情严重的患者也可以采取前庭神经切断的手术治疗,平时注意避免姿势大幅度改变。患者还应该坚持锻炼,增强体质,达到防治的目的。
综上所述,诱发良性位置性眩晕的病因有很多,患者出现脑部眩晕的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找到发病的原因,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多听医嘱,不要随意用药以及随意使用偏方进行治疗,避免引发其他严重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