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临床心内科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病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变性导致心肌细胞缺氧、缺血,心脏无法正常做功。患者可能出现胸痛,乏力等临床症状。大多数被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人只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类药物来控制病情即可,但是少数冠心病患者需要介入手术才能维持心脏正常功能。那么,临床上常见的哪些冠心病病人是需要介入治疗的呢?
1.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由于冠状动脉持续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死亡,患者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降低、大汗淋漓、有濒死感。紧急行PCI手术可以恢复冠状动脉血供,维持患者正常生命体征,挽救患者的生命。
2.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一般情况下这类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有在身体劳累后才会表现出比较典型的冠心病临床表现,如胸痛,胸闷等。这类患者如果行PCI手术,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非ST段抬高型冠心病患者,这是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一种。这类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几率非常高,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进展非常迅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建议非ST段抬高型冠心病,可以行PCI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即使有些冠心病病人已进行PCI手术,术后也需要长期服用降脂类药物和抗血小板类药物维持治疗。临床上已进行PCI手术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很低,但是冠心病患者不能放松警惕,当出现胸部剧烈疼痛、大汗淋漓、心率增快时,建议立即到当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查明导致病情变化的原因,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