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外科> 普外科 >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怎么回事 血栓性浅静脉炎与这些原因密切相关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怎么回事 血栓性浅静脉炎与这些原因密切相关

更新时间:2022-11-07 16:50:14

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危害为患者病变的部位出现疼痛、结节,结节就像铁链似的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有明显疼痛和按压痛,皮肤颜色变深,严重的患者可能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发生肺梗死、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会危害患者生命。那么本病的病因是什么呢?

血栓性浅静脉炎常见原因有

1.血流缓慢淤积:肢体活动减少或不能正常活动,导致血流速度缓慢,凝血因子的浓度增高;长期卧床使部分血管壁持续受压,导致血液回流不畅,容易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长期保持同一姿势,肌肉对静脉血液的推赶挤压作用减弱,血液循环会更加缓慢,容易导致血栓和炎症。

2.血管壁损伤:机械损伤如长期反复静脉穿刺、放置导管等,都可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

3.血液高凝状态:手术外伤、烧伤、心肌梗死、输血、肿瘤等可导致血液容易凝固,容易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

4.血管壁弹性降低:如高龄、吸烟、糖尿病、肥胖、肢体水肿、心力衰竭等,也容易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发生。

5.化学药物刺激:静脉内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抗肿瘤药物、碳酸氢钠、甘露醇等。由于药物对浅静脉内膜的强烈刺激,进而导致血管内壁严重损伤,以及发生痉挛,血栓可迅速形成。

综上所述,本病如不及时治疗,随之病情发展,可危及生病。因此,患者应及时就医。此外,根据本病的发病原因,患者日常应使用循序减压弹力袜,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保持同一姿势不动,卧床时轻度抬高腿脚,以防止静脉血液淤积。防止创伤,预防感染,降低血液黏稠度,可多饮水,少吃高脂肪食物等,来预防本病的发生。

审编医生
罗文琦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医院

主治疾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主动脉瘤...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