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是带状疱疹的主要传染源,但是一般认为带状疱疹不是通过外源性感染,而是潜伏性感染的病毒再激活而导致发病,病毒通过呼吸道或直接接触传播。不分年龄,人群普遍易感,带状疱疹痊愈后可复发。
急性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自限性疾病。带状疱疹是潜伏于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后导致的皮肤感染,通常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出现呈带状分布的、成簇出现的疱疹为特征,常见于成人尤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症状主要有:丘疹,低热,免疫损害,失明,感染,感觉异常,斑丘疹,毒血症,水痘结痂,溃疡,溃疡疼痛,疱疹,疱疹后神经痛,疼痛,瘢痕,皮疹,眩晕,神经疼痛,神经痛,结痂,角膜溃疡,角膜炎,高热,麻痹。
急性带状疱疹的引发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只有一个血清型。该病毒呈球形,直径150~200 nm。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不耐热和酸,并且不能在痂皮中存活,可以用乙醚等消毒剂灭活。人是已知的该病毒自然界唯一宿主。
首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之后,引发原发感染疱疹,继而病毒沿神经纤维迁移至感觉神经节,呈现潜伏性感染,患者体内进入潜伏期。当免疫能力减弱时,例如发生恶性肿瘤、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等时,潜伏的病毒容易激活而进行自我复制,从而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生炎症,在相应神经节段的皮肤产生疱疹,并且在受累神经分布部位产生疼痛感。急性带状疱疹的主要病变部位在神经和皮肤,病理变化主要是相关的神经节炎症。
总结起来就是,急性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就是,水痘带状疱症病毒在人体内潜伏时,人体因为某些原因免疫能力下降,潜伏的病毒激活,进行自我复制,并迁移至受累的神经和相关的皮肤处,引起皮肤炎症和神经疼痛,也就是发生了急性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