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年龄的增长,下肢动脉硬化的患病率逐渐上升,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下肢动脉硬化又有什么症状呢?
一、轻微症状时期。在早期发病的时候,不少患者都不会表现出症状或者仅仅表现出害怕寒冷、走路容易疲累等轻微的症状。
二、间歇性跛行期。随着病情的恶化,下肢动脉会越来越狭窄,而其阻塞的范围越来越大,患病的下肢动脉仅仅可以给下肢肌肉组织静息的状态下提供足够的血液,这是动脉硬化的特殊表现。患病的下肢动脉无法在下肢运动或者走路时提供足够的血液灌输给肌肉组织,而肌肉的酸性代谢所产生的物质又会给小腿带来酸痛的感觉,通常患者都需要歇息一会儿才能够继续走路。而病情恶得越厉害,休息的时间就会继续递增。
三、静息痛期。患者会在患病的下肢动脉不能提供足够的血液时就会产生静息痛。连身体处于静息状态的时候都会感到一些部位疼痛。疼痛一般发生在病变的肢体前半足或者指端,特别是晚上和平躺的时候会体现出来。病患者通常都会弯着膝盖睡觉,而长期以往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的弯着膝盖,引起膝关节的将硬化,导致膝盖不能深指关节。静息痛是一个下肢脉硬化的继续恶化的体现。
四、坏死和溃疡期。轻微的损伤组织会在病发肢体的皮肤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来进行新陈代谢的时候就会坏死,而且坏死的组织细胞会越来越多,最后整个肢体就会坏死和溃疡。
当我们身体出现以上的症状的时候,不仅需要引起注意,而且需要及时地去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病急乱投医,否则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应该寻找正规的医院进行咨询、检查以及治疗并且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