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叫做泵衰竭,是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多见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患者。在某些疾病的作用下,患者的心肌收缩能力变弱,导致心脏血输出量减少,无法满足身体的需求,引发一系列症状和体质,就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内分泌疾病、肺气肿等都是导致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那么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什么后果呢?
1.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左心衰竭患者更为明显。在疾病初期,患者在进行体力劳动后会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自行缓解。随着病情不断加重,患者的劳动能力逐渐减弱,平时会频繁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有时候会出现夜间呼吸困难,无法正常入睡。不少患者在熟睡的状态下会突然感觉到气急和胸闷,不得不坐起。
2.急性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容易并发急性肺血肿,病情进展迅速,患者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症状,伴有明显的恐惧感。患者会频繁咳嗽,并咳出泡沫样痰液。
3.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淤血现象,这会引发心源性肝硬化。患者不管是在运动状态还是休息状态,由于心排出量减少,肾脏的血流量也会减少,容易发生肾功能不全的问题。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很多心脏疾病晚期的表现,危害性很大,可导致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心力衰竭不断加重,患者最终会出现全身循环衰竭,甚至会死亡。患者必需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治疗,坚持服用利尿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理,避免重力劳动,要保持心情愉悦,饮食上要控制钠盐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