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患者由于外伤、用眼不合理等原因,会出现眼部毛细血管破裂的情况。如果眼部出血量过大会导致视力下降,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根据眼部毛细血管破裂位置的不同,分为结膜下毛细血管出血以及眼底毛细血管出血。对于不同位置,采取的治疗措施也不尽相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结膜下毛细血管出血:结膜下毛细血管出血通常是由于用眼不当、经常揉眼导致的,过度疲劳或上火也会导致结膜下毛细血管出血。这种是比较常见的情况,通常出血程度较轻,一周左右眼部就可以自行吸收血液,不需要额外服用药物。出血早期需要冷敷,出血48小时后可以改为热敷,来促进眼部对于血液的吸收。
2.眼底毛细血管出血:眼底毛细血管出血通常是由于外伤导致的,在出血早期可以进行相应的止血治疗,同时在出血中期服用相应的活血化瘀的药物。如果出血情况较为严重,影响视力,就需要进行手术封闭出血血管,同时行视网膜光凝。在出血被吸收后,还需要作视网膜血管造影,确定眼部出血是否对眼部造成损伤。
3.身体疾病引起的眼部出血: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或相关血液疾病,也会出现眼部毛细血管破裂的情况。这种情况需要患者首先确定导致眼部出血的具体疾病,配合相关药物,给予改善循环对症治疗,同时注意监测凝血功能。
以上,就是眼部毛细血管破裂的具体措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眼部患有疾病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疾病发展影响患者的视力。眼部毛细血管破裂,需要注意避免揉眼及汗蒸等刺激,密切关注出血量变化以及视力变化,避免眼部疲劳,少看手机和电脑,保持心情愉悦,加快眼部出血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