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常见表现,多发生于老年人以及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动脉斑块形成并逐渐脱落后,会造成动脉血管发生堵塞,引起血栓和脑栓塞,从而大大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甚至导致患者瘫痪。鉴于动脉斑块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平时要尤其注意预防该病的发生。
正确认识和了解动脉斑块的症状,对于该病的防治起着关键的作用,动脉斑块的常见症状有:
1.头晕头痛:在发病的早期,动脉斑块尚未引起较严重的大脑缺血,这时患者偶尔会感觉到头晕头痛,尤其是当血压升高时,这种症状会更加明显,甚至出现晕厥。不过,随着血压的下降,头晕头痛的症状会逐渐减弱。
2.间歇性运动障碍: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间歇性的短暂性大脑缺血,脑部因缺氧而导致神经支配障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间歇性的运动障碍。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短暂性的知觉丧失、语言功能丧失以及视力减弱等情况。这些症状一般都是短暂性、间歇性的出现,并且可自行恢复。
3.昏迷:随着病情逐渐恶化,动脉斑块会造成动脉血管堵塞,使血液无法正常到达大脑,引起大脑局部缺血缺氧。若这种情况长时间得不到改善的话,脑神经就会因营养供应不足而发生病变,从而引起患者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继而导致患者昏迷。
由上述可知,动脉斑块对人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要了解并掌握动脉斑块引发的症状,一旦发现有类似情况出现,要立即就医检查,及时接受治疗。尤其是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动脉性疾病的患者,要格外留意体征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