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障碍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有多种表现类型,嗅觉过敏是其中之一。嗅觉过敏是指对嗅气味刺激敏感性增加的现象,患者吸入微量的刺激性气体会非常难受,严重时无法忍受。在气味的刺激下,有些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不得不卧床休息。那么,什么原因会引起嗅觉过敏呢?
1.激素变化。在妊娠期或月经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嗅觉敏感性增强,对气味变得比平时更敏感。在怀孕初期,很多孕妇会出现早孕反应,她们不能闻有刺激气味的食物,容易感觉到恶心。随着妊娠或月经结束,激素会回到正常水平,嗅觉过敏会自行缓解,不需要治疗。
2.嗅觉神经发育异常。在胚胎时期,嗅神经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发生异常,从而导致嗅觉缺失或过敏。这种现象比较少见,治疗难度也比较大。
3.肿瘤疾病。很多肿瘤疾病会导致嗅觉过敏,比如脑膜瘤、转移瘤、胶质瘤等。这些肿瘤大多是恶性的,具有浸润性和转移性,不仅会导致嗅觉障碍,还会引起一系列中枢神经症状,危害性非常大。
4.颅脑手术。颅脑手术大多比较复杂,在手术过程中如果不慎伤及嗅觉神经,患者术后就会出现嗅觉过敏的现象。脑积水是颅脑手术的术后并发症之一,这种病症也可导致嗅觉过敏。
以上介绍了嗅觉过敏的几个原因,包括妊娠、月经、嗅觉神经发育异常、肿瘤疾病和颅脑手术等。嗅觉过敏严重程度不一,有些患者对气味非常敏感,生活严重受到影响,就需要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平时尽量不要接触气味过重的食物,要保持室内通风,减少外出。如果需要外出,一定要戴上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