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受到创伤,就会产生伤口。如果受伤后及时治疗或者是如果伤口不深,经过一定时间后,都是可以痊愈的。但偶尔也会发生意外,比如说伤口受到感染,这样伤口就会出现流水不结痂的情况。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处理方法吧。
1.反复清洗
如果伤口出现了流水不结痂的情况,就要开始观察伤口此时的状态了。如果伤口还有红肿情况,就说明伤口被感染了,这时候,一定要用生理盐水对伤口反复清洗,这样才可以将伤口的异物给清除掉。
2.使用药物
有些伤口之所以会出现流水不结痂,是因为伤口已经重度感染了,出现了化脓性坏死,这个时候,光清洗伤口是不够的,还需要把伤口坏死的部分清除掉。清除掉之后可以用冰块外敷,给伤口上药,然后用纱布将伤口包裹起来,药跟纱布都要经常更换。牢记,处理伤口的过程中尽量无菌操作,以免加重伤口感染。
3.饮食调理
很多人觉得伤口是外伤,跟饮食没什么关系,其实不是的。发生伤口感染之后,如果伤口流水不结痂,除了要及时处理伤口,把伤口包扎好之后,日常的饮食调理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多吃水果蔬菜,这样可以增强抵抗力,补充维生素,有助于伤口更快、更好的愈合。
如果受伤之后,是小伤口,那么自己处理即可,一般不会造成感染。但若是较大伤口的话,就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因为伤口较大的话,被感染的可能性很大,若自己处理,很有可能感染细菌。如果伤口出现流水不结痂的情况,可以反复清洗进行消毒,或者是使用药物,同时也要注意饮食调理,这样伤口好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