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主观性眩晕是一种很难治的头晕疾病,其发病率很高,大概是所有眩晕疾病的20%。这种眩晕疾病曾经称为视觉性眩晕,可分为耳源性、心源性和交互性三种类型。患者发作时会出现非旋转性头晕,症状可持续超过三个月。那么慢性主观性眩晕怎么治疗呢?
1.药物治疗。慢性主观性眩晕,每次发作时间很长,患者需要服用药物来控制症状,常用的药物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重吸收抑制剂。患者服用药物后,症状会明显减轻,但是必须持续用药,用药时间不得低于8周。有1/5的患者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比如睡眠障碍、胃肠道症状等,需要随时调整用药方案。
2.前庭康复训练。前庭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眩晕症状,通过训练促进前庭缺失的代偿,来达到治疗目的。康复训练要从适应性训练开始,扭转运动刺激高敏状态和步态姿势改变。前庭康复训练除了减轻眩晕症状,还能增强活动能力,改善情绪状态。
3.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这也是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重要方法。患者初次就诊时要放松情绪,了解治疗的具体步骤。认知疗法对于头晕症状有中度减轻作用,可以降低发作的频率,越早进行越好,还可以同时改善抑郁和焦虑情绪。
根据上文的介绍,慢性主观性眩晕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和心理治疗,患者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这种眩晕病治疗难度较大,患者需长期坚持,不得随意终止治疗。如果有梅尼埃病、脑卒中等原发病,一定要积极控制。这种病需要与前庭性偏头痛、前庭阵发症、直立性震颤等疾病鉴别,避免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