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窦血栓属于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并不高,占所有卒中的1%。这种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壮年群体,其病因非常复杂,包括感染性疾病、全身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脑外伤、血液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那么静脉窦血栓如何诊断呢?这种病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1.症状体征。要确诊一种疾病,首先要了解这种病的症状体征是什么。静脉窦血栓是一种特殊的血管疾病,其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型。在临床上,静脉窦血栓的症状主要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肢体无力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偏瘫。有些患者会出现脑积水,这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头痛症状会越来越严重。
2.影像学检查。要确诊静脉窦血栓,患者还需要接受影像学检查,包括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检查。通过ct检查能够直接看见静脉窦内血栓征象,包括束带征、高密度三角征等。束带征可以通过ct平扫看见,该征象阳性说明是新鲜皮层静脉血栓,但是比较少见。高密度三角征的发生率大概是2%,也可以通过ct平扫看见,说明有新鲜血栓形成。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于静脉窦血栓的诊断有重大的优势,血栓主要出现在上矢状窦,影像表现比较复杂,信号高低与血栓形成的时间长短有关。
静脉窦血栓的诊断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静脉窦血栓的发生率并不高,但是危害性较大,不仅会引起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还会造成感觉障碍、肢体障碍等,甚至会引发生命危险。这种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术中要做好溶栓准备,术后进行抗凝治疗,防治各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