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轻度的会导致听力下降,重度的会引起面瘫,甚至诱发颅内炎症,所以出现这种疾病,一定要及时到耳鼻喉科进行治疗,可以通过听力检查以及耳镜检查来确诊,不同情况的慢性中耳炎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以下4种,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1.局部用药治疗,当出现了慢性中耳炎以后,患者的鼓室粘膜就会有充血和水肿的症状,而且会有较多的分泌物,如果不及时清除会引起感染,所以这个时候可以使用抗生素溶液,或者是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混合液滴入耳朵,能够有效的湿润鼓室粘膜减少脓液。
2.夹层手术,该种手术可以把外耳道后壁的皮肤与耳骨壁分离,把筋膜放在纤维层以及上皮层之间,从而恢复耳朵的血液供应。
3.内贴手术,在鼓室内把筋膜和骨膜的粘膜表面贴合一起,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可以从粘膜表面接受血液供应,保持耳内的血液通畅。
4.外贴手术,把鼓膜的上皮层去掉,在鼓膜上面敷上筋膜,单面的接受血液供应,这样可以形成鼓膜的浅表愈合。
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关于慢性中耳炎的几种治疗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有所了解,经过有效的治疗以后是可以治愈的,并且治愈以后,不会对日常的生活质量以及寿命造成影响。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也会导致生命的质量下降,所以在治疗以后,需要每两个月进行复诊一次。在治疗的同时,饮食方面要注意均衡,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不要吃油腻和容易上火的燥性食物,多摄入一些优质蛋白,比如牛奶和豆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