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血是由于喉咙部位以下的呼吸道部位出血,由于刺激,导致咳嗽,并且会咳出血液。少量的咳血表现为痰中带血,而大量的咳血则表现为口腔和鼻孔同时涌出血液。咳嗽引起的吐血常常是由于支气管疾病,肺部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患者应积极找到原发病,并进行治疗。那么患者应当如何治病呢?
1.化痰止血药物
对于反复咳血的病人,在血量少的情况下,可以口服安络血,云南白药等。如果患者咳血量多,可以静脉给予垂体后叶素,需要注意使用垂体后叶素时,需要注意低钠血症的产生。化痰药物能够有效的稀释分泌物,有利于控制感染,常用的化科药物包括溴乙烯和盐酸氨溴索。
2.抗生素
患者应到医院进行痰培养和进行药物过敏性检查来指导抗生素的应用。根据自身情况,常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这主要是用于患者的痰量增加或者脓性成分增加等急性感染症状的情况,但是抗生素不应滥用,否则会导致肝肾功能的损害以及耐药性的增加。
3.支气管舒张剂和免疫调节剂
患者可以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非诺特罗、异丙托溴铵等,可以有效的改善气流受限,并且帮助患者清除分泌物。在必要的时候,患者可以使用一些促进呼吸道免疫增强的免疫调节剂,常见的免疫调节剂药品有环孢素A、硫唑嘌呤。
总而言之,患者治疗咳嗽出血的原则是找到原发疾病之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一般是控制肺炎或者支气管炎。在用药期间需要观察身体是否有不良反应,应当及时告知医生,并且调整药物的用法。各位病人不要拖延病情,否则身体的内脏功能会受到损伤,甚至缩短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