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发生慢性病变时,肺组织结构和功能都会出现异常,导致肺动脉压力上升,引起一系列心脏症状,就称为慢阻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群体。那么慢阻性肺炎肺心病如何治疗呢?

1.控制感染。肺部感染是导致该病加重的常见原因,一定要及时控制。要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检测结果,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在检测结果出来之前,可以先用广谱抗菌药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大概为10天到14天,要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剂量。
2.保持呼吸道通畅。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要清理咽部分泌物。要多变换患者的体位,鼓励其咳嗽,将痰液排出。久病体弱者如果无法自行将痰液排出,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定期将痰液吸出来。患者可以适当使用支气管舒张药,比如茶碱类药物和β2受体兴奋药。
3.纠正缺氧。很多患者会出现缺氧症状,需要进行氧疗。如果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现象,要进行高流量吸氧,但是吸氧时间不能太长。如果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要进行低流量吸氧。
4.纠正酸碱失衡。在急性加重期患者可能会出现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等。一旦发生呼吸性酸中毒,要及时改善通气,使用碳酸氢钠溶液。
慢阻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为肺心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体,通常由某些肺部疾病和支气管疾病引起。这种病比较严重,可导致肺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的并发症,造成生命危险,一定要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