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是人体最强大的肌腱,几乎承受了整个人体的重力,它控制着踝关节和脚掌的屈伸活动。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跟腱发生断裂后,人的行走活动和踝关节的活动都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那么,跟腱断裂主要有哪些类型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1.急性跟腱断裂。急性跟腱断裂主要是指受伤3周以内导致的跟腱断裂,这时患者不能自由行走,需要扶拐活动,而且患肢一定要避免负重以及避免使小腿部位肌肉发生收缩的动作。在急性期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后,再配合康复训练,一般都能恢复到正常的运动能力。
2.亚急性跟腱断裂。跟腱断裂3-4周后尚未治疗或恢复的,称为亚急性跟腱断裂。亚急性跟腱断裂的治疗主要是进行直接开放缝合,也可以视情况进行翻转移位或肌腱移植等来达到肌腱愈合的目的。
3.陈旧性跟腱断裂。如果跟腱断裂一个月后仍未得到治疗,或跟腱断裂经治疗后再次发生断裂,那么该时期的跟腱断裂被称为陈旧性跟腱断裂。陈旧性跟腱断裂一般较难治愈,这是因为在跟腱断裂后的4-5周内,未得到有效的治疗措施,小腿肌肉可能发生了无数次收缩运动,使跟腱断裂端的距离不断增加,并且跟腱断裂后,该处的血液循环无法正常进行,使断裂端的肌腱组织发生缺血性退变或死亡,导致术后较难快速愈合。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术后恢复,如小腿肌肉力量的恢复和肌腱功能的恢复等,都不如急性跟腱断裂的效果好。
跟腱断裂常常被误认为是单纯的软组织损伤,而导致病情未能及时得到治疗和控制,因此一定要正确认识跟腱断裂的类型,以便及时做出正确的治疗,防止病情加重,引起不可逆的损伤。除此之外,平时要注意避免受到外伤,尤其是剧烈运动时,更要加倍小心。